該是生起大悲心和菩提心的時候了

如同嘉瑟•東美所說的: 

如果你不有擔當地肩負一切眾生的痛苦,

那麼領受無上之大乘教法有什麼用處? 

就像過去的諸佛菩薩生起菩提心,立下帶領一切有情眾生獲致證悟的願望,現在該是你生起大悲心和菩提心了。大乘佛教的教法是佛法的精髓,而菩提心則是大乘佛教的精髓。一旦菩提心在心中生起,你就是真正的佛子,諸佛將懷著極大的喜樂看顧你。在你所有未來的生世之中,你將遇見大乘佛教的上師(善知識),利益其他眾生。你的事業將結合所有菩薩如海般的事業,以無量無數的方式利益眾生。這些菩薩充滿慈悲,以無量無數的身相顯現,甚至化現為鳥禽和野獸。如此的覺醒態度會利益你周圍的環境。

一個菩薩平等地利益一切有情眾生,而沒有朋友和敵人的區別。佈施食物、衣服等物品給其他眾生,只能夠為他們帶來短暫而有限的紓解;這麼做不會在眾生死亡的時刻幫助眾生,也不會在眾生死亡之後幫助眾生。但是如果你能夠使一切有情眾生接觸佛法,就可幫助他們獲得立即的利益,也能夠使他們在未來的生世獲得利益。修持佛法能夠使眾生脫離輪回,獲致證悟。因此,這是真正報答父母仁慈的方式,其他的方法是不夠的。

切勿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聚藏你的學問、財產,以及任何其他的成就。相反的,把一切回向給有情眾生,並立下希望一切眾生能夠聞、思、修佛法的願望。光是表達如此的一個祈願,就非常具有利益。懷著清淨的發心所從事的任何行為,即使是緩解眾生頭痛的願望,都具有大功德。因此,如果你祈願一切有情眾生從輪回中解脫,功德就更大了。由於眾生的數量是無限的,因此這種祈願的功德也是無限的。

不論你正在修持生起次第或圓滿次第,修持大手印或阿底瑜伽,只要你的修行充滿了菩提心,它自然就是大乘的修行。但若沒有菩提心,修行只會沉滯。《你可以更慈悲——菩薩37種修行之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