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時間會改變一切!所以,真的要對別人好一點!」
延續思考:
● 「對別人好一點」的心態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?當然不是在功利主義上或人情往返上,這些都還是輪迴乃至墮落的情見。不過在最低層次上,因果絲毫不爽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」若希望他人尊重我們,我們就應當先尊重他人。 然而,就大乘解脫而言,「對別人好一點」是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,大家皆有佛性, 平等平等。同時,為了能於未來以佛法真實利益眾生,此時若不結善緣、清淨緣,屆時眾生見到我們可能生起煩惱、無有歡喜之心,那時便無機會以法緣令對方增上、乃至出離輪迴了。 所以,「對別人好一點」的心態是「不離菩提心」的待人處事。
●「不離菩提心」的思考方向是:隨著時間的延展與閱歷的拓廣後,在修行上,自我內心的觀照調整有否與佛法相對應?善法的增長是多於惡法的增長呢?還是恰好相反? 有沒有每天更趨向於慚愧、更趨向於慈悲、更趨向於智慧解脫?乃至於念念中,幫助一切眾生趨向於成就佛道?
●更進一步的,這些思考是否建立在空性的智慧上?能否了知一切人事對境皆是自心虛妄所生,如夢、如幻、如陽焰,毫無堅固實體可言?若在這些幻化相上起心動念而造業,豈不愚乎?反之,若能以假修真,藉境解黏去縛,回歸佛陀教化本懷,這才能真正從輪迴當中解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