浴佛節法會 

日期:5/4(日)
時間:上午10:00~12:00
歡迎闔府蒞臨,沐浴心靈香湯。阿彌陀佛!


念佛共修 

日期:5/18(日)
時間:上午8:30~12:00


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核心—善導大師獨尊的五大願

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大願,願願為眾生。但是善導大師獨尊五大願,這五大願就是:「定成正覺願」、「光明無量願」、「壽命無量願」、「十方稱名願」和第十八願「十念必生願」。

善導大師是淨宗的二祖,古說是阿彌陀佛的化身。蓮池大師說善導大師縱然不是彌陀再來,也是觀音、勢至、文殊、普賢的同等人物;可見善導大師在淨土宗備受尊崇。大師在長安的時候,長安城中幾乎沒有一個人不念佛,因此弘化的力量非常大。

善導大師有兩句極重要的開示:「釋迦所以興出世,唯說彌陀本願海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:佛為什麼要出現在這世間,到娑婆世界降生、出家、成道、說法?就是為了一件事情:要說「彌陀本願海」 (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大誓願海)。

佛菩薩們發的都是大願: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,藥師佛十二大願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…但是我們天天唱讚:「阿彌陀大願王」,這是什麼意思呢?因為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,是一切願中之王,願願都在救度眾生。因此連釋迦牟尼佛降生於娑婆世界,想要拔濟眾生脫離生死輪迴,都要宣揚淨土法門。

話又說回來。世尊說法四十九年,五時說法,廣演八教,教外還有單傳的心法。一代時教,浩若煙海,怎麼善導大師說世尊是「唯說彌陀本願海」呢?這確是超越眾生情見之說,以下參佐淨宗名著《無量壽經甄解》,可以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大師的開示。

《甄解》認為一般經論若與《華嚴》相比,那麼《華嚴》是實教(真實的教法),其他是權教(方便的教法)。若《華嚴》與《無量壽經》相比,那麼《無量壽經》是實,《華嚴》是權。若《無量壽經》與經內的四十八願相比,那麼四十八願是實,餘處是權。由此推來,只有四十八願(阿彌陀佛的本願之海),才是世尊唯獨要說的真實之法。

《甄解》接著又講,四十八願若與善導大師所尊的五願相比,則五願是真,其餘是權。若第十八願「十念必生願」與其他四願相比,那麼第十八願是最真實之法。《甄解》的說法,可從《阿彌陀經要解》中得到證明。《要解》說:「一聲阿彌陀佛,即是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。」足證善導大師這兩句開示「釋迦所以興出世,唯說彌陀本願海」所言不虛。

以下我們略說為何善導大師獨尊這五願。

(一)「定成正覺願」

這一條願就是說:所有眾生(含六道輪迴的所有眾生),無論過去劫中有無深重宿業,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,最後一定會「成正覺」,也就是會成佛。

這個願很殊勝,不是別的佛國土有的條件。像我們生在娑婆世界,該怎麼輪迴,還是怎麼輪迴。可是一旦往生到極樂世界後,決定不再墮落輪迴,而且一生就會成佛,這就是「成佛保證班」。因此善導大師讚嘆啊!阿彌陀佛不但拔我們出離生死苦海,還要讓我們一生就成就佛道,願力之大、之慈悲,難怪被稱為「佛中之王」。

(二) 「光明無量願」

我們常聽到「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、佛中之王」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阿彌陀佛光明極尊,其他任何一尊佛的光明都比不上;而一切諸佛如來的功德,也不如阿彌陀佛。此處我們就佛的光明來討論。

「阿彌陀佛」翻譯為「無量光佛」、「無量壽佛」,這與他老人家發的願息息相關。

「光明無量願」的全文是:「我作佛時,光明無量,普照十方,絕勝諸佛,勝于日月之明,千萬億倍。若有眾生見我光明,照觸其身,莫不安樂,慈心作善,來生我國。」

「普照十方」:「十方」就是東西南北加上四個角,再加上和下,就是十方。十方就是一切處;阿彌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一切地方。

要知道,十方無邊,眾生也無邊,所以佛菩薩的大悲心也無邊。因為大悲心無邊,因此要用光明無邊來大作佛事。

《無量壽經》中有講道:「諸佛光明,所照遠近,本其前世求道,所願功德。」也就是諸佛的光明能照的遠近不同,是因為在因地時發的願不一樣。而阿彌陀在因地的時候,最初的發心就要勝過諸佛,所以成佛後,威神光明,最尊第一,十方諸佛所不能及;因此稱為「光中極尊」。

這樣「決勝諸佛」的光明能怎樣利益眾生呢?願中有提到,遇著阿彌陀佛光明的眾生:

1. 「莫不安樂,慈心作善,來生我國。」能夠身心安樂,慈心柔軟,修諸善業,而得往生。

2. 「遇斯光者,垢滅善生。」煩惱垢污都消滅了,善念生出來了。

3. 不僅如此,就是在三途極苦的地方;「見此光明,皆得休息,命終皆得解脫。」也就是眾生在三途極苦之處,如在地獄之中,如果見到這個光明,當時受罪的情形馬上就停止了;而且命終之後,還可以往生極樂世界。

可見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,有不可思議的妙用,能夠攝受一切眾生,給予安樂,令生極樂。

其實,我們現在也都時時刻刻的蒙受阿彌陀佛的慈光攝受,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跟阿彌陀佛「如母憶子」般的感應道交,所以感覺不出來而已。道證法師在往生前曾說過:「我終於明白了,是阿彌陀佛在念我,不是我在念佛。」經過了這麼多年,自己也才漸漸明瞭這個道理—原來自己能起了一個念頭要念佛,都是因為阿彌陀佛的慈光攝受,才能生起這樣的善念,所以萬分感謝佛恩。

未完待續。阿彌陀佛!


創造念佛的條件(讓心向西方長)

A) 每天定課至少一萬聲:(把念珠、計數器拿起來)
1)找個好位置
2)坐在舒服的椅子上
3)手機關掉
4)訂定時間

B)參加念佛共修(把心靜下來)

C)廢時利用:
1)走路
2)開車/騎車 
3)等車/等人
4)洗澡吃飯上廁所等等